这种表面上的悖论是亚历克·罗斯音乐的特点——某种程度上是永恒的,但又令人耳目一新。其表面的简洁性吸引了广泛的受众,而其内在的丰富性和深度则值得反复聆听。其中一些可以用他作为作曲家的非传统背景来解释。
1948 年出生于曼彻斯特附近,有德国/爱尔兰血统,他的家庭并不喜欢音乐,但五岁时,一架旧立式钢琴的偶然礼物让他踏上了音乐之路。在学校、大学和一系列工作(研究科学家、数学老师、电影动画师)中,他的创造力越来越多地投入到业余音乐制作中。这些年奠定了他的作曲方法的基础——实用、灵活、务实。但在 28 岁时,他认为自己强烈的使命感需要进行更正式的学习。
杜伦大学提供了良好的传统训练,他专攻指挥。 “作为一名作曲家,我基本上还是自学成才,但通过学习乐谱来指挥,我可以和海顿、霍尔斯特、拉威尔等人一起上作曲课。”指挥生涯向他招手。但事实证明,前往泗水印度尼西亚表演艺术学院 (ASKI) 学习的邀请是不可抗拒的。
“我个人和音乐上最大的转折点是在爪哇生活和学习。目的是学习加美兰,但这次经历深刻地挑战了我对自己音乐文化的思考”。回国后,他在伦敦南岸中心创立了加麦兰计划。但他也决定重返作曲,将他的新想法应用到伴随他成长的声音和传统中。这很快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成为可能。
演奏他音乐的著名表演者包括 BBC 交响乐团、苏格兰国家交响乐团、圣马丁田野学院(包括 《示巴女王启程》在内的四个委员会))、伦敦小交响乐团、苏格兰室内乐团、阿莱格里弦乐四重奏、八声合唱团、十六乐团和圣保罗大教堂合唱团。他的音乐曾在英国主要场馆和音乐节上演出;在 BBC 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播出;记录在 Hyperion、Signum、Nimbus 和其他唱片公司上;自从 2015 年与 Edition Peters 签约以来,他的声音在世界各地越来越多地被听到。
三个长期的工作关系是亚历克·罗斯创造性发展的核心:
他作为合唱作曲家的声誉源于与杰弗里·斯基德莫尔和 Ex Cathedra 的长期、富有成效和愉快的合作,创作了 《地出》 和 《舞蹈时刻》等作品。他在《我的琵琶》、《我 》
等作品中的声乐精妙之处 《少有人走的路》的 灵感来自男高音马克·帕德莫尔和吉他手摩根·西曼斯基,他还为他们创作了协奏曲和独奏作品。
他与作家 Vikram Seth 的许多合作包括由索尔兹伯里、切尔西和利奇菲尔德音乐节 (2006-9) 共同委托创作的为期四年的系列作品,其中以菲利普·奥诺雷 (Philippe Honoré) 的小提琴独奏为特色,其中包括清唱剧 《旅行者》 。塞斯的书 《河流的地球 》(2011)描述了他们的创造性合作关系,包括“与作曲家合作的快乐和痛苦”的描述。
2015 年,Finzi Trust 奖学金让他能够利用休假时间在莱比锡学习 JS 巴赫的康塔塔,以此为自己的作品提供灵感。
2020 年 12 月,他应教堂音乐家兼合唱指挥尼古拉·奥特 (Nikolai Ott) 的邀请移居德国,最初是为了观看莫辛格·坎托雷 (Mössinger Kantorei) 的《地出》演出,然后在新冠疫情期间留下来。这次非正式的驻地创作了许多德语文本的合唱作品,包括两首邦霍费尔经文歌和六首插入海因里希·舒茨的约翰内斯受难曲中的赞美诗。奥特还委托创作了管弦乐版本的《地出》,并于 2022 年与他的另一个合唱团——路德维希堡 Kantorei der Karlshöhe 首演。